天河马新闻
10月16日至19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在福州举行。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光峰科技(688007.SH)携日前推出的专业级水下蓝光激光雷达产品参展,并受邀参与“海洋无人系统创新与应用论坛”,就《蓝光激光在水下感知中的衰减特性优化与测距性能提升》进行专题技术分享。

(2025海装展开幕)
本届博览会以“绿动领航、智驭深蓝”为主题,全面覆盖海洋装备产业链核心环节,汇聚了国内外行业标杆企业及前沿创新成果,旨在实现展览内容与专业观众需求的高度匹配,推动海洋科技与装备的深度融合。
在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海洋无人系统作为现代海洋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它不仅集中体现了国家在高端制造与智能科技领域的综合实力,更是推动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构筑未来海洋竞争优势的关键抓手。为加速海洋无人系统领域的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本届展会专门设立了“海洋无人系统创新与应用论坛”,为行业交流搭建了高层次平台。

(光峰科技在2025海装展做主题分享)
光峰科技在论坛中强调,水下蓝光激光雷达技术有望为海洋无人系统的发展提供关键性的感知能力支撑。水下蓝光激光雷达,顾名思义,特指工作于水下环境的激光探测与测距系统。它通过向目标发射蓝光波段的激光束,并接收其后向散射信号,来精确探测目标物的距离、三维形貌、运动速度以及反射强度等信息。
与目前主流红外激光雷达在陆上广泛应用不同,水下环境对光学感知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实验数据表明,905nm红外光在清水中传输距离仅1米,能量衰减便超过60%;在浑浊水域中,其有效探测距离更是急剧缩短,难以满足专业级的水下探测等高精度作业需求。
光峰科技推出的水下蓝光激光雷达,基于蓝光波段在水体中穿透性强的物理特性,实现了相较于905nm与1550nm红外激光高出百倍的抗衰减能力。采用高功率蓝光激光,即便光线往返20米,仍能保持足够的信号强度。同时,光峰科技通过自研的环境光过滤技术,精准选择并锁定450nm波长蓝光,从源头过滤掉其他所有不必要的杂散光;结合自研的脉冲激光算法,能够进一步增强了设备在浊水条件下的探测距离与目标识别精度。
光峰科技推出的专业级远眸T1水下蓝光激光雷达,面向更广阔的海洋装备应用,基于三角测距法,目前已实现10米的实验测距能力,并支持精密线扫测量,具备强大的功能拓展潜力。未来,该技术将有望广泛应用于海洋地籍测绘、水下考古、海上结构物检测、海底资源勘探等高价值场景,为专业领域带来技术突破与效率提升,助力我国深海探测与海洋装备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天河马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