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04日
 - 星期二
 
这让人联想到一件事,在2023年俄罗斯宣布退出中俄联合研制的CR929项目,公开的原因是因技术路线分歧。俄方提议以PD-35发动机(推力34吨)作为动力,但中国自主研发的长江-2000发动机(推力35.2吨)已取得突破。中俄之前能达成这个项目,一边是中国看上了俄罗斯的技术和经验,尤其是复合材料设计和制造。而另一边,俄罗斯看上了中国的资金和庞大的市场,对于两边来说都不吃亏。但这么大的工程,涉及各种技术、供应链,没有矛盾几乎不可能。俄罗斯想主导新飞机的设计和研发,而中国肯定也想参与更多设计和研发,都想占主导权,估计还有其他供应链、技术转让给、市场分配等方面矛盾。总之,更多具体矛盾我们也不清楚,但项目终究是泡汤了,俄罗斯在2023年正式承认退出项目,但还是强调会尝试成为商飞的供应商继续参与项目。
先说乌克兰这边,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打了这么久的仗,军费像流水一样花出去,2025年的国防预算从527亿美元涨到707亿美元,后来又追加78亿,可钱还是不够用。2026年的预算草案更是吓人,支出要1140亿美元,收入却只有680亿美元,缺口大得吓人。现在乌克兰所有税收都得砸进军事里,其他领域全靠外援撑着,可就算这样,手里的钱也就能撑到明年4月,简直是坐吃山空。
2025年11月初,俄乌战场风云突变,一场震撼世界的军事行动在红军城上演。俄军动用FAB-3000巨型航弹对乌军阵地展开“清场式”打击,瞬间将乌军防线撕开一道巨大缺口,随后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乌克兰第25旅士兵集体投降,这场大规模投降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美国航空协会表示,10月份延误的航班中,有16%是由于人员配备问题引发的,高于政府“停摆”前通常为5%的数值。该协会补充称,仅10月31日一天,就有超过30万旅客受到影响,这是自政府“停摆”开始以来受影响最严重的一天。(总台央视记者 赵淼 许骁)
与初号机相比,该机在进气道、尾喷管、主起落架及后缘襟翼等关键子系统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这些改进并非孤立的技术微调,而是如同一张张拼图,共同勾勒出中国第六代战斗机项目的当前状态、技术演进逻辑与未来的战术定位。深入剖析这些变化,就能把轰炸机论扔进太平洋。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