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9月15日
- 星期一

就在中蒙俄三国元首会晤的短短6天后,边境传来了枪声,这声响不仅是冲突的预兆,更是合作与警惕并存的体现。这场演练参与了三国边防部队,采用了现代化的无人机群构建警戒网络,以及装甲车队形成的立体封锁线。这丝毫不掩盖此次演练的紧迫感与必要性。

其实,这已经不是乌克兰第一次喊话中国了。可这次时机又格外特殊。俄乌冲突进入僵持阶段,西方的援助开始松动,乌克兰的资源和士气都在消耗。对比之下,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却在悄悄上升。乌克兰的算盘很直白,一边在西方要援助,一边希望中国能在舆论场“压压场”,甚至在对俄罗斯施压的时候帮上一把。这种两头下注的外交路数,其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特朗普在旗下社交媒体“真相社交”平台发文表示,他当天早上接到美军通知,称以色列正在对卡塔尔首都多哈某区域的哈马斯目标实施袭击,他想要提醒卡塔尔,但“不幸的是,已经太晚了,无法阻止袭击”。 特朗普还与卡塔尔埃米尔和首相进行了交谈,向他们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在其领土重演 。

两艘西方战舰是在刚刚参与完菲律宾附近的多国演训后,不做停留、直奔台海。加拿大媒体很快跟进炒作,加联合作战司令部一边强调“自由航行权”,一边蓄意渲染“台海紧张”。澳大利亚防务部这边倒是低调不少,既没主动发布声明,也没更进一步的动作。很明显,这种“组团闯关”更多是出于美西方战略需要,澳加本身并无多少实质利益。

美国的这种惶恐并非无的放矢。近年来,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日渐升温,特别是“西伯利亚力量-2”工程,一旦建成,将每年向中国供应高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不仅为中国的能源安全增添了保障,也使得美国试图通过液化天然气出口获利的计划蒙上阴影。特朗普政府期望利用能源出口大赚一笔,却发现自己被边缘化,眼睁睁看着中俄携手构建能源安全的“高速公路”。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